第5章 葬礼

目录
主题
书签
收藏
音乐
替换
凸点
打赏
分享
举报
恋谣

第5章 葬礼

作者:凉春 字数:4.95K
对于我妹妹小遥来说,这是她第一次在D村见证冬去春来。
时维三月,春寒尚且压制住生机,在远离城市的D村尤其如此,但远远看去,仍可见不少青绿萌发。
自我和小遥回到这片故土,恼人的春雨便一刻不停。
农村刚熬过冬天解冻的土路,不多时便泥泞不堪,深一脚浅一脚,拖拽住行人的脚步,让本就不多的访客,比预想中更少了大半。
夜里,春雷响彻云层深处,像巨大的心脏在腐烂的胸腔里跳动。
黑暗中小遥的啜泣声时断时续,与窗外的雷雨声交织,将时光拉长,分外难熬。
在特殊的日子里遭遇这些,难免让人对上天心存愤慨,不过这也没用,毕竟世界不为死者运转——也从不考虑生者。
尽管父亲告诉我没这个必要,我对奶奶也没有很深厚的情感,但是出于某种对社会仪式的责任感,作为长孙,我还是坚持要为她守灵。
雨声淅沥,灵堂昏黄的灯火中,我隔着棺木,静静端详这位带我走过幼年时期的老妇人。
枯黄的头发失去光泽,紧贴在凹陷的颧骨旁。
经年的病痛将她消磨,只留下瘦骨嶙峋的躯体。
她的脸上已经没有了血色生气,却又寻不到丝毫痛苦,充满安详,仿佛一生所有的重负与念想,都在此刻卸下。
这便是生命的终点,所有人的终点,父母、我……还有小遥,都要步此后尘。
我在长夜里回顾起与奶奶生活过的日子,脑中只有几个模糊的影子晃动,连不成画面,甚至拼凑不出一个足够鲜明、值得铭记的瞬间。
她出生于什么样的家庭?度过了怎样的童年?又经历了怎样的过往才变成这副模样?
未竟的遗憾?弥留之际,脑中浮现的是何种景象?她漫长的人生,是否达成了夙愿?
我全都无从知晓,除了这份认知带来的空洞感,我也没有其他感觉——不能说一点悲伤没有,但那点感情仅为小遥的泪水而生。
说实话,这让我相当困扰,不禁怀疑起自己是否过于冷血。
为了避免与悲伤的氛围显得格格不入,整个葬礼,我保持着一种无言的气场,包揽了许多工作来减轻父母的负担,接收亲友们那些“懂事”、“有担当”的评价。
这些话像小石子砸在冰面上,留下一点白痕,然后沉下去。
葬礼并没有大操大办,加之雨阻人稀,奶奶社会意义上的生命,就这样悄无声息的终结了。
到了下葬的时刻,妹妹忍不住放声恸哭,我只能将她冰冷颤抖的身体紧紧搂在怀里,下巴抵着她的发顶,沉默地提供着唯一的依靠。
她好小,小到我轻轻弯腰就能完全裹住。
让我意外的是,妈妈像是被这哭声刺穿了某种屏障,也默默哭了起来。
唯有父亲保持镇定,一丝不苟地指挥着填土、立碑——但我知道,过去几天,我们早晨洗脸的时候,他总要拿毛巾在脸上敷上许久。
归家的路依旧泥泞。母亲牵着小遥的手走在前面,步履沉重,与我们渐渐拉开了一段距离。就在这时,身边沉默的父亲罕见地主动开口。
“业铭,我不在的日子里,你真的长大了。”
我侧过头看向父亲,心中带有疑惑,但还是面无表情。雨水顺着他的额角滑落,青黑的眼窝下,已经分不清流过的是雨水还是别的什么。
“没有放任自己被痛苦压垮,一边还能照顾妹妹,儿子,你已经是个出色的男人了。”父亲目视远方,毫不吝啬的给予夸赞,表达自己的欣慰——但有没有可能,我只是冷漠,对此毫无感觉?
这种话无法对父亲吐露,因此我只是讪讪地应和着他。
当一切结束,我们回归到正常的生活。
父亲由于往日惯性,仍然天天加班到深夜;妈妈重新接手了过去一年由我承担的家务,让我专心学习;妹妹和我由于父母回归,平日里多了些微妙的距离,但大体还是延续着往日的相处模式。
大家吃饭,睡觉,工作,学习,聊天。
死亡,那个理所当然的结局,被默契地遗忘了。
像关掉了一个不愉快的频道。
生活继续播放着平淡的肥皂剧。
但是,我,唯独我,还没走出那个葬礼。
与我的三个亲人不同,时间的伟力会慢慢吹散他们的悲痛,终有一天,使过去的亡者不再困扰生者。
而我——那攥住我的,是名为自我怀疑的恐惧,和直视死亡带来的迷惘。
那场葬礼将它们播种在我荒燥的内心,在那里它们得不到养分,于是便拼命向内扎根,直到未来某一天,在我体内织成一张无形的网。
“哥,你来看看这个。”妹妹的声音将我拉回现实,将目光从光线里跳舞灰尘移开。
对了,葬礼已经过去好几天,我们正在趁周末回到老屋整理遗物。
妹妹举着一张纸片。
很旧,泛黄,边缘卷曲的一张黑白照片。
她没说话,只是用指尖用力戳着照片上的两个人,眼睛瞪得很大。
顺着她的指尖看去,一对看起来不到十岁的孩童,穿着单衣,肩并肩紧靠着,男孩的肢体和笑容略显僵硬,而那个女孩对着镜头则更加自然。
这两人的眉眼轮廓,还有相依的姿态……看起来就像我和小遥穿越到上世纪拍的。
开个玩笑,我知道照片上的人是爸爸和妈妈。
父母是青梅竹马的事实让我们略有惊讶,这种悲伤的时刻正好需要一些温馨回忆调剂,于是带着一种八卦的心态,我们拿上照片找到了当事人。
“妈,你能看下这张照片吗?”
妈妈忙里偷闲,正坐在堂屋喝水。见到我们递过来的照片,妈妈没有预想中的惊喜或是怀旧,反而一瞬间眉头紧锁,变得严肃起来。
“你们从哪找来这个的?”
“奶奶床头的夹层。”眼见妈妈情绪不对,小遥回答的声音都小了不少。
“这个不重要,妈,原来您从小就和老爸在一起啦,莫非是传说中的童养媳?”我尝试着开玩笑,想把事情拉回预设的轨道。
妈妈仰头灌下一大口水,喉咙滚动了几下:“这是你们姑姑,不是我。我和你们爸爸高中才认识的。”刚说完,妈妈的眼角就抽动了一下,仿佛后悔告诉我们太多。
“这就是一个人吧,和妈妈一模一样。”
话音未落,母亲霍然起身,顺带一把抽走我们手中的照片:“好了,别瞎打听了。记住,别在你们爸爸面前提这事,一个字也不能提!”说完,便转身快步走向里屋,留下我和妹妹站在弥漫着灰尘和陈旧气味的堂屋里,面面相觑。
“哥,你觉得为什么不能和爸爸说?”妹妹在我耳边说起悄悄话,吹动起来的气流,挠得人心里发痒。
“不知道,但那人真的和妈妈好像啊。”当然,那继承了我们母亲容貌的妹妹,与她的相似度也很高,“如果我们真有这个姑姑,那她人又在哪,葬礼也不回来?”
种种问题的答案,我们不得而知。
所以到了暑假,我和小遥开始利用零碎时间,回到D村走访那些上了年纪的乡邻。
在村头的老槐树下,在斑驳的院墙根旁,在散发着霉味的昏暗堂屋里,我们小心翼翼地探问着那些被岁月尘封的往事。
探明过去的真面貌或许毫无意义,但如果你不再求知,生活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这项工作没有想象中艰难,我们很快便拼凑出父亲童年的大概轮廓。
我们的父亲顾诚勇,曾经有个小他两岁的妹妹,名叫顾珍兰。
早些年家中很穷,爷爷奶奶都要外出劳作,每次出门,都会把爸爸和姑姑锁在家里。
小小的囚笼,里面关着两个更小的囚徒。
哥哥,和妹妹。
照顾妹妹,是哥哥唯一的任务,也是他全部的世界。
父亲九岁那年,也许是儿童的玩性发作,也许是厌倦了那四堵墙。
他在放学没有回家,而是带着妹妹出去玩,他们去了河边。
然后,一个疏忽,一脚踏空。
紧接着是尖叫,挣扎。
九岁的男孩站在岸上,艰难地向妹妹伸手。
妹妹黑色的头发在水面沉浮了几下,顺着河流消失。
呼救声被空旷的田野吞没,他只能看着,看着水面恢复平静,像一面肮脏的镜子。
父亲的童年和他的妹妹一起,永远停留在了那一刻。
很多事情一下就能解释通了。
女儿死了,像被掐灭的烛火,然后丈夫也走了。
奶奶的世界塌了两次,在我出生前后,她像个空壳在游荡。
直到小遥出生。
这个小婴儿,眉眼间藏着另一个小女孩的影子。
奶奶枯死的世界,被这些相似点燃了。
她把所有爱,都投注在这倒影上。
最后一年,病痛侵蚀着她的神智。
记忆开始模糊断片,坐在床边的儿媳,那张脸,在模糊的视野里扭曲、变形,渐渐和记忆中那个应该长大的女儿重合。
珍兰……她每一次呼唤这个名字,都在撕开父亲创口上结出的痂。
所以他脸色难看。
不止悲伤,还带着愤怒、悔恨。
甚至更久以前的事也有迹可循了。我能够想象,我们父母高中时代的初见,在父亲眼里,那一刻仿佛见到留在旧日时光的亡灵,向他招手……
“好可怜……”妹妹声音微颤,一时不知道是说谁。
“确实。”
我面无表情地如此回复,招致妹妹睥睨。她什么都没说,又好像说了很多。
潜台词:你太冷血了。
如果其他人对我表达出这种意思,我会担忧能否继续保持伪装,在人类社会正常立足。但妹妹这样,只让我愤怒。
“小遥,你是怪我不通人情吗?”
“……我可什么都没讲。”
“你如果不想再和我这个冷血怪胎说话,我以后可以永远对你闭嘴。”我强压住情绪,但声调还是不自觉的走高。
“你从没关心过其他人,我一直都知道,也从不介意,可你不该对家人也这样。如果奶奶过世不能让你伤心,爸爸的经历也不能让你共情,我又怎么相信,你以后还会在乎我这个妹妹?”
妹妹的言语弄得我有些目眩,我开始怀疑,我和她的那些特殊连接,是否只是我单方面的臆想?
也许我到现在才明白,顾安遥是完全独立于顾业铭的个体。
“小遥,我希望你明白,我唯独永远不会这样对你。而且共情爸的经历,是一件很难的事。共情的前提是你要设身处地去想象,自己遭遇这些会有怎样的感受——而我甚至不敢去想……”哪怕一瞬都不敢想,没有你我会怎么样。
可她为何想不到?
“算了,当我没说,我要去补课了,自己在家小心点。”小遥没再回复我,坐在床上目视我出门。
总共一个半小时的课,我一分钟都没听进去。
用这些时间,我审视自己与其他人的关系。
父母?
是的,我履行着“儿子”的义务,沉默,不添麻烦,包揽家务减轻负担。
但那更像是一种社会仪式的精准执行,一种避免格格不入的本能。
妹妹?
我保护她,照顾她,在她哭泣时提供依靠。
可那是否出自真心?
或者只是机械重复着幼年的行为?
也许她是对的,我生来冷漠,从不在乎他人。
也许我内心对妹妹也是不在乎的,只拿她当趁手的挡箭牌。
所谓花时间陪妹妹而交不到朋友、因为妹妹无法与父亲共情,不过是将自己伪装成正常人的下作手段。
既然我是个对至亲都毫无感情的渣滓,这样的人,想必一定自私自利到了极点。
如果从这个视点审视自己,有些东西也许就有了答案。
履行儿子的义务,不过是换取成年以前的庇护所,以及身处社会的伪装。
那么,我为了妹妹做的这些,又是出于什么目的?
“孝子”的头衔多少能带来些好处,“好哥哥”可没有,那我就是在向她本人寻求些什么,那东西是……脑中警报作响,不行,不能往这方面细想下去了。
或许,问题不在于“自私”?
“存在”本身对我而言,都隔着一层玻璃。
他人的悲喜,生死的界限,乃至我自己的情感,我全都看的很清楚,但就是无法真切地触及和感受。
死亡像一面终极的镜子,照出了我这具躯壳内部的异常结构——一个无法与生命核心温度产生共鸣的空洞。
那么我到底是什么?我为何变成这样?我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轮到我自问这些问题的时候,至少还是有些解答思路的。
探寻一个人渴望什么,可以通过他讨厌的东西判断。
而顾业铭讨厌的东西,显然是“变化”,对我来说,除了妹妹出生,“变化”通常意味着不好的事情发生——现在连这件事都得打上问号。
既然讨厌的东西是变化,那么可以推断渴望的是与之相对的“不变”,甚至不同于“女儿”、“妹妹”这种在常人眼里拥有替代品的东西,也就是说
“我想在不断变化的世界里要一个永远。”
五点下课,我混在熙攘的人流里,脑子里想着各种空泛的事情。
转角处,一家服装店陈列的连衣裙,引起我的注意。
白底上缀着小黄花,袖口与裙摆缀着蕾丝花边,样式普通,颜色也不扎眼。
但我有一种感觉,如果妹妹穿上它站在奶奶面前,奶奶一定会很高兴。
又过了大概十分钟,伴随防盗门“吱吖——”的呻吟,我回到了家,然后径直走回房间。
“小遥,你试一下这个。”
妹妹仍然不是很想搭理我,但还是接过了我手中的袋子。
“你想干嘛?”
“让你试试新衣服,还不够明显吗?”
“我知道,所以你还站在这里干嘛?”
“噢,对不起。”
我连忙离开了房间。以往我们换衣服从不会避开对方,如今妹妹有了这方面的意识,看来得更加注重保持距离了。
妹妹换好衣服,默默走到我面前。如我所料,这身衣服和她极为相称。
“可惜了老板送的发带,你如果……”
“别想了,我不扎高马尾。”
我们大眼瞪小眼对视了两秒,然后纷纷破功大笑起来,尽管留下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我们兄妹也算是和好了。
妹妹走到镜子前,原地转着圈打量新衣,爱不释手。
随后,潸然泪下。
我的脑子顿了一下,然后意识到,这件衣服带给我的想法,自然也会带给小遥。
我感到后悔,不该去质疑我们感情思想的特殊连接。
看着梨花带雨的妹妹,一股酸涩突然涌上眼眶——但是哥哥必须在妹妹面前坚强。
我强压住那股冲动,上前紧紧拥抱住妹妹,希望她不再哭泣。
不幸的是,那些我流不出的眼泪,全都由她代劳了。
催更
上一章 已是最后一章
目录列表 书签
背景声
设置替换内容
替换成
替换成
添 加 替 换 复 原

* 只有您本人可以看到替换后的结果

设置自动滚屏
滚屏开关:
滚屏速度:减慢 15 加快
设置您要凸显的词语
凸显开关:
凸显效果:
放大
凸显文字:
已设置的:
添 加 提 交
设置您喜欢的阅读方式
阅读主题:
字体大小:A- 16 A+
显示段评:
提 交 恢复默认
打赏作品: 恋谣 第5章 葬礼
0/500
感谢支持,您的赞赏是我创作的动力! 可用余额: 0
举报作品: 恋谣 第5章 葬礼
  • 请选择举报原因(可多选):
  • 0/500
第5章 葬礼
关闭
标识
会员登录
用户名 清除
密码 显示
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会员  点击
关闭按钮
标识
注册会员
用户名 清除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密码 查看密码
邀请码 清除
如果加入会员,则表示您同意我们的
使用条款 及  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  去登录
关闭
标识
找回密码
用户名 清除
邮箱 获取验证码
密码 查看密码
密码 查看密码
已有账号?  去登录
关闭
标识
请输入验证码
抱歉,系统检测到访问异常,请输入验证码!
点击刷新
关闭
关闭
提示
您今日免费观看额度(50章每天)已用完,额度将在24小时后重置。继续观看将消耗0.1U币/章,建议您购买VIP享受无限量观看!
关闭
取消
确认